何谓EQ?即所谓情感智商,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功与否的非智力因素。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他们把EQ定义为社会智力的一种类型。1995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将EQ这个崭新的概念做了详尽的描述。丹尼尔教授认为,人有两个大脑,两个中枢,两种不同的智慧形式:理性的或情感的。人生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两者,不仅仅是智商(IQ),还有情感智商(EQ)与之并驾齐驱。事实上,只有与情感智能联袂登台,智能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丹尼尔教授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人才应当同时具备的两种素质。
丹尼尔·戈尔曼博士把情感智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了解自我、自我知觉;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自我知觉是情感智商的核心,是人类对心灵的自我感受,是心理顿悟的根基;管理自我是建立在自我知觉基础上的自我控制、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是主体为趋向某一目标而做出的自我调动与自我指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是体偿他人情感的人际关系能力,丹尼尔教授称之为“移情”;处理人际关系是调控与他人相处的情绪反应技巧,具体指受社会欢迎程度、领导权威、人际互动效能等。上述五个要素都是二十一世纪人才不可或缺的根本素质。不同的时代赋予人才以不同的内涵。远古时期男耕女织便是人才;近现代识文断字、武文弄墨才是人才;文革期间敢于造反、不学无术也是人才;改革开放掌握知识、善于管理方可称其为人才。可见,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带来财富的有用之才。面向二十一世纪,各个企业、商家争相觅才、高薪聘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如何界定、开发与应用人才?想必这不仅仅是企业、商家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方针大略。
传统的“天才”观念基于智力而产生,智商高的人就是天才,因而误导出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培养价值,才会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单一论。然而事实有力地证明,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家庭生活中获得幸福。而智商平平的人却能够在洞察自己和他人心理的前提下与周围所有的人愉快相处,并由此获得事业与生活的成功。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已由自给自足步入到世界贸易,高速信息网络把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仅仅用了200年的时间世界工业革命便由机械化、电器化,走向信息化,一夜之间硅谷的人才价码令人望尘莫及。科技的发展缩小了人类生存的空间,经济贸易的往来需要加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然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却又无形中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人际关系复杂化、多样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党群关系、师生关系、买卖关系乃至家庭关系都离不开情感的交流与支撑。所以情感智力因素不容再度忽视,它已成为智能因素运用与发挥的前提保障。劳动分工的细化呼唤着尖端的科技人才和统领的管理人才,以往的高智商、低情商的工具型人才只能满足计划经济下的命令服从,新时期的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开拓型和管理型人才。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技术的载体还是人,人的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永远都是核心因素。生产力的革命实质就是人才的革命,具体就是如何选人、用人,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开发人的创造力。有道是“家和万事兴”,要想“家和”就要求家里的每个成员了解自我的心境、延缓自我的欲望、激发自我的义务感、关心他人的苦衷、与整个家庭和协相处。而这些因素正是情感智商的前提要求。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就此问题论证如下:大量资料显示,情感智商高者,即能清醒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感,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变化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占尽优势,其生活更有效率,更容易获得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获取丰硕成果;反之,不能驾驭自己情感的人,内心的激烈冲突削弱了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理性思考的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